收藏我們
Industry Information
仲春時節,參加物流搜索舉辦的LT物流技術G20峰會,有關“物流的未來是軟的”這個話題被多次提起,非常有意思。這些年來,新的名詞層出不窮,如世界是平的、世界在變軟、軟件定義世界等,有些新詞更讓人摸不著頭腦,如未來是濕的。諸如此類,讓人目不暇給。這是真知灼見,還是故弄玄虛?下面就來科普一下。
世界是平的 The World Is Flat
“世界是平的”,最早是來自一本書的名字。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作者是美國《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所撰寫的暢銷書,在2005年出版。書中主要的論題是隨著互聯網、PC的普及、跨國公司的相互合作、以及隨著“柏林墻”倒塌帶來的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正被抹平”??萍己屯ㄐ蓬I域如閃電般迅速的進步,使全世界的人們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
作者簡要地敘述全球化的歷史:從1492年至1800年是“全球化1.0”,力量來自國家;從1800年至2000年是“全球化2.0”,力量來自跨國企業,這一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前半段來自“運輸成本下降”,后半段來自“通信成本下降”;從2000年起,進入“全球化3.0”,力量來自個人。
《世界是平的》一書出版,首先是在美國,繼而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說,這是所有決策者和企業員工的一本必讀書。所有的MBA都在讀《世界是平的》,全美國的州長、國會議員都在談《世界是平的》,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建議,進公司前應該先讀《世界是平的》。有的商學院甚至要求新生報到前就先讀過《世界是平的》。
2006年,這本書在中國翻譯出版,隨即引起轟動。書中的有些論點,甚至影響了一代人。
這本書告誡人民:全球經濟一體化讓人才的競爭和流動更加直接和快速,并且產生了贏者更贏、輸者愈輸的殘酷現實,直接沖擊了人們對價值觀的理解。很多人在這種環境下感受到的是前途未卜,憂慮隨時會失去工作,因此會對未來產生恐懼感。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一個人重要的不再是一技之長,而是學習力。今天你問的問題,明天可能就沒有意義;重要的不再是財富,而是工作能力。今天你是億萬富翁,明天你可能一無所有。
可以說,這一本書的影響力到今天還在持續。世界是平的,這是平坦的平。因為互聯網,人們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因為經濟全球化,世界的貿易壁壘沒有了。
雖然客觀的世界總不會那么順從地符合一切善良人民的意愿去發展??纯催^去一年來發生的反對經濟全球化的聲音:中美貿易摩擦、中東的軍事沖突、恐怖主義泛濫等,對我們理解世界是平的會有消極的影響。但世界向前發展的基本態勢不會改變,未來的世界將越來越趨向于平坦,波折和波浪不可避免,雖然無關大局,但也是要引起重視的。
軟件定義 Software Defined
“軟件定義”(Software Defined)從提出到現在,已經成為了計算機世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我們不斷地聽到帶有軟件定義的各種詞匯:軟件定義數據中心、軟件定義網絡和存儲等等。我們物流界也不甘寂寞,提出了軟件定義物流,甚至有人還提出了軟件定義一切,軟件定義世界的理念??墒窃谄溆l火熱的同時,也衍生出許多疑問:比如說我們為什么需要軟件定義?軟件定義架構是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
軟件的出現是在計算機出現之后,屬于一個新事物,一開始在我國并未引起足夠重視,以至于我們錯失了很多機會,即使是現在,軟件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事實上,軟件所發揮的巨大作用,還不能為大多數人所認識。正因為如此,“軟件定義”一詞提出后,盡管在計算機領域很熱鬧,真正領悟的人卻沒有多少,更沒有多少人付諸實施。這是要看到的事實。
追根溯源的話,在2006年,斯坦福大學的Clean Slate研究課題提出了一種新型網絡創新架構:可通過軟件編程的形式定義和控制網絡,其控制平面和轉發平面分離及開放性可編程的特點,被認為是網絡領域的一場革命,為新型互聯網體系結構研究提供了新的實驗途徑,也極大地推動了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在2009年,Mckeown教授正式提出了軟件定義網絡即SDN的概念 。
所謂的軟件定義,其中心思想是:硬件資源虛擬化,管理功能可編程。即硬件資源抽象為虛擬資源,然后用系統軟件對虛擬資源管理和調度。就是在硬件資源虛擬化的基礎上,用戶可編寫應用程序,滿足訪問資源的多樣性的需求。大家現在可以看到軟件定義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延伸:軟件定義的計算、軟件定義的存儲、軟件定義的環境、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等等。但所有架構都跳不出操作系統的三層架構,就是說軟件平臺的三層架構,這些SDX均符合“硬件資源虛擬化”與“管理任務可編程”的技術原理。
圖2 SDX三層架構示意圖
軟件定義意味著所有關鍵的非服務器IT基礎設施都可以通過軟件實現,伴隨著效率、自動化、靈活性與服務質量的提升增益。在流行的SDDC版本中,完整的數據中心幾乎所有的資源都可以通過軟件定義,完全托管在虛擬化計算環境中。
軟件定義這個詞同樣適合用于整個服務資源。只要擁有支持SDN的網絡交換機,適用于軟件定義基礎設施的硬件與固件解決方案必然會出現。換句話說,軟件定義模塊化的物理資源池將被精心配置,用以實現彈性調整、動態分配與可編程配置。
關于軟件定義的其它話題,比如說軟件定義汽車、軟件定義物流等,已經超出了軟件定義的基本范疇。由百度副總王勁先生提出的軟件定義汽車,其意義是在傳統汽車的硬件(機械設備)之上,以高精度地圖和定位、環境感知、規劃決策、車輛行動控制等技術為核心,重構汽車的智能操作系統。王繼祥先生提出的軟件定義物流,也是希望虛擬化物流硬件設施,通過軟件定義,以實現智能物流作業。這些概念的提出,無疑大大的擴展了軟件定義的范圍,為未來的軟件世界發展提供了無限想象的空間。
有專家認為,軟件應用無所不在,正在吞噬整個世界。更有專家說,人類文明運行在軟件之上。但是盡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因此忽視硬件的基礎性作用。
世界在變軟 The World is soft
軟件
狹義的軟件(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一般來講軟件被劃分為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軟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計算機(這里的計算機是指廣義的計算機)上運行的電腦程序,與這些計算機程序相關的文檔一般也被認為是軟件的一部分。簡單的說軟件就是程序加文檔的集合體。廣義的軟件則要寬泛得多,可以說包括了人類知識的總和,如書籍、音像、文學、藝術、科學等,都屬于軟件的范疇。
計算機軟件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已經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發展。軟件不同于過去幾千年以來的所有發明創造,它無形無態,卻又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由人類所創造,凝結了人類的勞動和智慧,卻不隨時間而產生磨損。它可儲存、可攜帶、并且可以無限復制,它的存在依賴于計算機硬件系統,并通過計算機硬件系統而發揮作用,離開硬件,自己無法生存。
無論是狹義的還是廣義的軟件,都已經具有普通商品的所有屬性。有用、有價值、可以交換。但它又具有普通商品很多沒有的特性。
自古以來,人類的思想、文化、宗教所發揮的作用就遠遠大于軍事和工業,但在計算機和網絡被發明以前,人類的統治力還主要依賴于硬件來實現。
軟實力
所謂硬實力,主要是指一個國家的GDP產值、人口、軍事力量、科研實力等。而軟實力則指一個國家的文化、制度、教育、國民素質、外交政策等。
約瑟夫·奈曾說,所謂 “軟實力”,就是“一國通過吸引和說服別國服從你的目標從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能力”。與訴諸武力不同,軟實力為謀求影響力而訴諸情與理,以“合情合理”為處事原則。
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往往更為重要。這是因為,僅僅依靠戰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尤其是在今天,全世界的民族都已經覺醒。在互聯網的今天,天下消息,瞬息之間就能共享。道瓊斯股票指數的漲跌,在同一時間為全世界所關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經濟和政治發展進程。
以美國為例,雖然美國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硬實力,但其巨大利益主要是通過軟實力獲得的。打仗只能燒錢,無法賺錢。美國通過其先進的金融實力、教育實力、文化實力,不僅在全世界橫沖直撞,為所欲為,隨心所欲的薅羊毛,而且對他的盟友也不放過。這就是軟實力的作用。
水滴石穿
世界在變軟,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商業競爭層面,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一方面是軟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另一方面,相對于硬實力,軟實力更能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綜合能力。在當下的國際環境下,很多國家擁有核武器,足可以將地球毀滅很多回。因此,發生大規模的世界大戰和嚴重的局部核戰爭的可能性在不斷降低,代之以貨幣戰、貿易戰、金融戰,以及形形色色的文化入侵、金融入侵等。這是未來世界的主要紛爭方式。
有意思的是,關于“硬和軟”的辨證法,我們的古人早有獨到的見解。老子在《道德經》里明確說到“柔弱勝剛強”。為了闡述他的觀點,用了很多實例來論證。如:
《道德經》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常言道,“水滴石穿”,這是一個最為樸素的道理。
世界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在經濟生活中,100年前,世界列強主要通過槍炮等硬實力搶奪財富,但后來發現,這樣效率既低、風險還高,于是發明了金融掠奪財富的手法?,F在的股市也好,銀行也好,期貨也好,大多是資本家們發明的掠奪財富的工具。通過包裝一家上市公司,可以一夜之間獲得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美元的收益,為什么還要打仗呢?遺憾的是,大部分人都只是看到了股市的合理有用的一面,沒有看到它吸血殺人的一面。越來越多的事實已經證明,資本通過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手法,在越來越快吸干世界幾乎所有的財富,而且這一現象將愈演愈烈。
未來是濕的 The Future is Wet
我們熟悉“硬件”和“軟件”,魯迪﹒盧克(Rudy Rucker)在他的著作《濕件》中首次提出了一個新的詞“濕件”(wetware)。新經濟理論將知識分為兩類:軟件和濕件,軟件也稱為思想,是編碼化的,表現為可儲存于人腦之外的知識,如書籍、磁盤、錄音帶等;濕件則是指那些無法與人分離的知識,有些甚至無法描述,如能力、才干、信念、毅力、靈感等。硬件、軟件、濕件,構成了世界的全部,也描述了世界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未來是濕的,來源于克萊·舍基(Clay Shirky)在2008年出版的一本書名。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結果被翻譯成“未來是濕的”這么個奇怪的名字。
原書11章,從各個角度講述了當前社會的變革,在這個變革中,個人的力量變得非常強大,甚至大于組織的力量。從博客、維基百科、linux、天主教牧師兒童性侵丑聞、恐怖襲擊等一系列事件中,我們看到這種無組織的個人的力量,每個人都擁有話語權,一個只擁有一臺筆記本的人可以創造出10億美元的市場。作者似乎在提醒這個世界,面對互聯網世界,面對這個與過去完全不同的世界,未來該怎么辦?
未來社會是濕的。這里并不是指全球變暖、兩極融化、海平面上升導致人被水浸濕了。而是指在互聯網時代,借由博客、維基百科(在中國還有微信)這樣的社會性軟件,世界變小了,人與人之間變得松散而緊密。我們可能熟悉,面對面卻視而不見,形同陌路;也可能我們是陌生的,我們相隔遙遠,但我們會時刻看到彼此,因為共同的興趣和愛好,共同完成某一件事情。未來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永遠地靠正式組織強制待在一起,而是可以輕易地在網上組建各種群體,發現志同道合的人,以從前無法想象的方式一起從事某個項目。
未來為什么是濕的? 也許是因為“濕的”是具有活的特征、生命特征的東西吧,就如同水是生命之源。
未來是濕的,大家彼此相連,形式各異,為了愛而聯系在一起,為一件共同的事情自愿付出努力。也許我的一條博客,會牽動遠在千里的人;也許我拍的一張照片,會被成千上萬的人轉發;其速度之快,范圍之廣,是傳統媒體所無法替代的。
未來世界會更好嗎?
有人說,科技讓人類更美好。
也有人說,科技在加速毀滅人類自己。
看起來很矛盾的觀點,其實是說明了人類的迷茫。有時,我們感到科技帶來的巨大便利,如高鐵、飛機、計算機;有時,我們更加感到科學帶來的恐懼,如核武器、氣候變暖。就如同放射元素的衰減不可避免,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否也是如此,與其看到的是進步,其實是在一步步邁向滅亡。
從溝通上講,隨著互聯網的誕生,隨著交通的便利,世界好像是平坦了許多,但這種平坦是否真的需要?不可否認的是,世界財富變得越來越多的同時,其分配卻變得越來越不公平。軟件的作用越來越大,以至于人類逐步在失去控制。的確如此,以前需要用戰爭才能得到的東西,現在會輕而易舉的通過網絡交易、貿易戰、金融戰完成。未來的戰爭可能不再需要人參與,只是計算機和機器人的戰爭,是軟件之間的戰爭。而剝奪更多的人的生命,也逐步變得簡單。種種跡象表明,世界不是更加和平穩定,而是變得更加不穩定。人類需要交流,世界越來越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別忘記了,恐怖分子、極端的民族分子不僅沒有被消滅,而且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公開,越來越可怕。互聯網好像會給人類帶來更多透明,從技術上看,黑暗和不公平將會越來越難以掩蓋,越來越少,而民意,也會越來越簡單的得到表達。但是,我們也會看到另一面,人的隱私會暴露無疑,未來的你我,將無可遁形。
無需爭論,科技會越來越進步。未來,太空旅游不會遙遠,但這是我們人類必需的嗎?對于許許多多的老百姓而言,更輕松的生活,更自由的身心,更可靠的保障機制可能才是他們的內心所求。美好世界的夢想,對每個人都會不一樣,但都可能實現嗎?
也許,人類只不過是宇宙進化中的一段小插曲。
人類的快樂在于相信未來會更好。